凤凰快3|凤凰快3
凤凰快30351-05-06

东西问丨刘进:江门五邑侨批中有何家国密码?******

  中新社江门1月12日电 题:江门五邑侨批中有何家国密码?

  ——专访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刘进

  中新社记者 孙秋霞

  近代到北美等地谋生的华侨,大多来自珠江三角洲及其周边乡村,其中五邑人最多。他们将银信(侨批)寄往家乡,赡养家眷,维系亲情,同时也推动了侨居地的繁荣发展。侨批是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主要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眷属的汇款(银)和家书的合称。2013年,16万封粤闽籍华侨华人留下的《侨批档案》正式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中国第八项“世界记忆”遗产。

  江门五邑保存有大量侨批,这些侨批中蕴藏着何种家国密码?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刘进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为何早期赴北美谋生的华侨大多来自五邑?保存至今的侨批记载了他们怎样的生存史和创业史?

江门台山银信博物馆展出的部分侨批。严建广 摄

  刘进:早期到北美谋生的华侨绝大多来自珠三角粤语方言区,其中80%左右是五邑人(五邑指今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台山人占到约五成。五邑多丘陵,人多地少,生存压力较珠三角地区的番禺、中山等地更大。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这一消息轰动世界,并很快传到珠三角,在五邑地区的青年男子中产生强烈反响。在致富的“拉力”和生计维艰的“推力”下,他们纷纷出洋“淘金”,并由此形成路径依赖和移民网络。

台山籍华人李齐乐的出入境身份证明文件。孙秋霞 摄

  五邑侨批记载了百余年来华侨华人与国内家眷共同构建无数个跨国家庭命运共同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生动案例。近代,五邑华侨侨居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曾颁布排华法律,种族歧视问题严重,大多数华侨在信中诉说在海外谋生的艰辛与不易。

  目前中国公共文博机构保存的五邑侨批有五万多件,现存最早的五邑侨批是1871年由美国华侨寄回,越到后面保留下来的侨批越多。20世纪70年代侨批局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后,侨批从此成为历史。

加拿大华侨林德亮给儿子林举俍的信中诉说“到处禁止,不许我华人入境”,求生维艰。罗达全藏

  中新社记者:大量到海外谋生的江门五邑华侨,接触西方文化后,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何种转变?他们如何影响家乡社会?

  刘进:华侨是近代早期睁眼看世界的最大中国人群体。在书信中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动引进侨居国和地区的现代化事物,如发电机、留声机、抽水马桶等,改进侨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品质;二是新思想新风尚的吸收和引进,如更加重视子弟接收现代教育,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更体现出平等、民主的趋势;三是浓郁的社会公益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

江门开平碉楼。孙秋霞 摄

  近代,华侨成为推动和参与中国乡村治理和建设的重要力量。五邑华侨为保卫家园,修筑了大量防范土匪的碉楼,并借鉴侨居地的社区模式建设许多华侨新村,改善了人居环境。华侨将海外的血汗之资源源不断输入家乡,建起了新宁铁路,修筑了纵横交错的公路;引进西方先进设施,如自来水设施、电力、电话等;改建或新建了上百个用于商业贸易的圩镇,知名的包括江门开平赤坎古镇、梅家大院(原名汀江圩)、冈宁圩(电影《让子弹飞》“鹅城”取景地)。海外华侨推动了侨乡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这成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实践和探索的一个独特类型。

  中新社记者:梁启超、陈少白、司徒美堂、冯如等历史名人均出自江门,是否也与华侨带给家乡的改变有关?

  刘进:五邑华侨特别重视文化教育,捐资兴办了大量学校、图书馆、阅书报社,还兴办了近代中国侨乡最多的侨刊,引进了排球等体育运动,极大提升了五邑侨乡的文明程度。江门五邑地区产生了梁启超、陈少白等一大批引领中国前进方向的历史文化名人,这不是偶然的,与这里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

华侨伍耀初给父亲寄去50元,用于过年给家中儿童发放利是。李镜尧 藏

  从澳门到广州的珠江西岸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外思想文化交锋、碰撞的前沿阵地,有学者称之为近代“珠江西岸文化走廊”。江门五邑地区恰好处于这一走廊地带,这里产生大量华侨也与该地区开放氛围相关。大量华侨出洋,又带来更加包容开放进取的社会文化环境,孕育出更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知名历史人物,冯如、司徒美堂更是走向世界,成为侨界翘楚。

司徒美堂写给张祝三的信件。翁丹萍 摄

  中新社记者:通过对大量侨批进行研究,您认为江门五邑华侨具有怎样的集体意识?

  刘进:在侨批中,华侨自称“唐人”,回国称“回唐”。汉唐时期是中国的盛世,他们以中国辉煌的历史为荣。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外遭受种族歧视和排斥,是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普通华侨在侨批中谈到为抗日捐款,说得最多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国才有家”。

广东广州,在“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上展览展出的银信。郭军 摄

  1937年,一位美国华侨在信中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破家何在?!”1979年,另一位美国华侨在书信中说:“现在观阅有关报刊,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我们旅美侨民更希望祖国昌盛和强大,我们海外侨胞有好靠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代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梦想,每一封家信都诉说和见证了海外侨胞的家国情怀。

  中新社记者:当前,江门逾530万名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应如何保护侨批文化和传承华侨精神?

  刘进:江门既是近代形成的著名侨乡,又是改革开放后依然活跃的侨乡,新移民数量众多。华裔新生代已融入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建设者和贡献者。新老移民对家乡的记忆永存心间,关心家乡发展。近年来,华裔新生代到祖籍地血脉寻根、文化寻根的潮流非常盛,他们探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为“到哪里去”提供历史文化自信。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展示的部分侨批。孙秋霞 摄

  为保护好侨批文化,首先要抢救存在灭失危机的侨批,目前民间有数量较多的侨批在流转交易,应抓紧抢救,将它们保存到条件良好的文化机构中。其次,要加强学术研究,对侨批谈论的跨国家庭日常生活进行学术凝练,探寻文化底蕴,特别要注重国际学术比较研究。第三,加强活化利用,通过博物馆、影视剧、城市文化景观、大中小学教育等多种方式,传播和弘扬华侨精神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

  受访者简介:

  刘进,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著有《台山银信》《五邑银信》《银信与五邑侨乡社会》等,参与了“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文本的研制工作。

  • 凤凰快3

    “美国是叙利亚危机的始作俑者”(深度观察)******

      非法军事干预、抢掠资源、肆意制裁加剧人道主义灾难,各界人士普遍认为——

      “美国是叙利亚危机的始作俑者”(深度观察)

      核心阅读

      美国为维护霸权、谋取私利,对叙利亚进行非法军事干预、抢掠资源、肆意制裁,严重损害当地民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造成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叙利亚问题延宕十余年,当地人民至今仍在贫困和战乱中挣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繁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美国对叙利亚实施单边制裁,导致叙利亚人民难以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经济发展和重建进程面临重重困难。时至今日,美军仍控制叙利亚石油、天然气等国家资源,霸占叙主要产油区,搜刮掠夺八成以上产油量,走私烧毁叙利亚粮食库存,严重侵犯叙利亚人民的基本人权。

      叙利亚国内政治分析人士卡萨吉安指出:“美军‘赖着不走’,导致叙利亚国内危机越来越严重,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叙利亚。”

      “美国以反恐为借口来到我们的家园,事实上却在掠夺我们”

      在叙利亚各地的加油站,等待加油的车辆排起长队,即使是最繁华的街区,一天也只能保证几小时的供电。与此同时,在叙利亚与伊拉克边境的公路上,原本属于叙利亚的石油却源源不断地被美军油罐车盗运至其在伊拉克的基地。

      近日,叙利亚外交部致信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表示,美军及其支持的武装已给叙造成259亿美元的直接损失。信中还写道,美国通过其在叙东北部地区、东南部坦夫地区的持续军事存在,继续其“侵略行径”,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美军及其支持的武装继续系统地掠夺石油、小麦等属于叙利亚人民的基本资源和国家财富。叙利亚外交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军及其支持的武装造成叙利亚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被盗损失达198亿美元。此外,油气、矿产领域减产给叙利亚造成的间接损失超过860亿美元。

      最富裕的国家对最贫穷的国家进行掠夺的荒诞场景不断在上演。过去一年,美军频繁出动,公然掠夺叙利亚石油等资源。根据叙利亚石油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叙石油日产量约8.03万桶,其中6.6万桶被驻叙美军掠夺,占叙日产油量的83%。据俄罗斯对外机构统计,美国在叙东北部每月盗采的石油中有约1/3通过黑中介,以每桶35—40美元的价格卖到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美军每月可从中获取3500万—4000万美元的非法收入。从2011年到2022年年中,美军在叙非法驻扎以及受其支持的武装进行的盗采、非法贸易行为,已给叙造成1071亿美元的损失。

      除了石油,美军连小麦这样与叙利亚民生息息相关的“口粮”也不放过。2022年6月,美军甚至出动40辆卡车直接掠夺叙小麦。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叙利亚境内有超过1200万人处于“粮食无法保障”状态,九成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3的叙利亚人需要依靠人道主义援助维持生计。叙利亚曾是粮食出口国,如今民众却“挣扎在饥饿线上”,美国难辞其咎。“美国以反恐为借口来到我们的家园,事实上却在掠夺我们的小麦、石油,还对我们施加经济制裁,美国是叙利亚危机的始作俑者。”叙利亚哈塞克省居民阿里说。

      “空袭造成的平民流离失所和伤亡是美国在叙利亚侵犯人权的罪证”

      除了直接掠夺叙利亚资源,美国对叙利亚发起的军事打击和非法单边制裁,让叙利亚民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生活雪上加霜。

      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3月至2021年3月,美国的军事介入已造成超过35万叙利亚人死亡,其中包括26727名妇女、27126名儿童。此外,还有超过1200万叙利亚人流离失所,1400万平民急需人道主义援助。

      美军频繁空袭导致叙利亚大量无辜平民死亡。仅2016年至2019年间,叙利亚有33584名平民在战争和冲突中丧生,其中3833人直接死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的轰炸。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表示,美军对叙利亚等国的空袭造成严重后果。例如,2017年,美军对叙利亚城市拉卡发动所谓“最精准的空袭”,但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认为,该军事行动共造成38起平民伤亡事件,178名平民丧生。叙政治分析人士乌萨马·达努拉谴责说:“空袭造成的平民流离失所和伤亡是美国在叙利亚侵犯人权的罪证,但美国仅仅将这称为‘附带损失’。”

      除了军事行动造成的直接伤害,美国还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封锁禁运。自2011年9月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陆续对叙利亚实施制裁,包括禁止进口叙利亚原油和石油产品,以及对叙利亚石油出口相关融资和保险进行制裁。英籍叙利亚裔独立记者理查德·梅德赫斯特认为,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无异于中世纪的“围城战”——军队包围城市、切断粮食供应,导致大量平民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绝望地死去。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显示,过去两年,美国的肆意制裁引发了叙利亚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加剧了人道主义危机。2021年,叙利亚货币贬值近80%;2022年,叙利亚遭遇恶性通货膨胀,基本商品价格飙升,通胀率一度接近140%,贫困率达到前所未有的90%。

      “美国并非真正关心人权,其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叙利亚遭受的破坏如此广泛和致命,在现代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相提并论。”

      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艾哈迈德·阿什卡尔表示,自叙利亚危机发生以来,美国一心图谋颠覆叙政府,默许甚至支持各方力量介入叙利亚局势,对极端势力滋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14年后,美国又以“反恐”为名频频对叙发动空袭,这些军事行动事实上让叙局势更趋复杂,政治解决方案更难达成。

      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发出质问:“美国窃取叙利亚石油完全违反了国际法,而非法制裁是为了让叙利亚人挨饿,进而推动政权更迭。欧盟一向鼓吹人权,却支持对一个国家的破坏行为,这说明了什么?”面对美国侵犯叙利亚民众基本人权的行径,西方主流媒体却无一例外地选择沉默。梅德赫斯特认为,一谈到人权问题,美西方一贯的双重标准就暴露无遗,“叙利亚人民每周都在遭受轰炸,美西方却对此熟视无睹”。

      “美国赤裸裸干涉叙利亚内政的行径,使叙利亚陷入长期战乱冲突,加剧了叙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让中东地区更加混乱不安。从巴勒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到叙利亚、黎巴嫩,美国在中东地区犯下的人权罪行数不胜数。”叙利亚学者胡萨姆·舒艾卜表示:“美国并非真正关心人权,其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本报记者 宋亦然)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凤凰快3地图

    科普推荐玩家必看科普给大家盘点一下官方推荐分享一下资讯热点科普一下让我来给大家科普我来科普一下